資訊 靳東到底能不能扛劇?
首頁 資訊 影視資訊 靳東到底能不能扛劇?

靳東到底能不能扛劇?

广告

| 尢尢

面對扛劇能力一度被網友推上神壇的靳東,究竟“女孫儷,男靳東”的說法只是一句戲談,還是有跡可循?

從過往作品來看,靳東的帶劇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在目前《溫暖的味道》播出時卻出現了爭議。

靳東新劇《溫暖的味道》於5月17日在湖南衛視首播,並在芒果TV同步播出,該劇是典型的主旋律劇,靳東飾演的是第一書記孫光明,下鄉後通過處理棘手的“毒菜事件”,助力鄉村振興的當代農村故事。

目前,該劇播放不錯,但難稱爆款。一向在熒屏上存在感極強的靳東,這次不免招來“帶劇體質失靈”的評價。究竟是劇集本身質量出了問題,還是靳東走錯了戲路?

01

靳東新劇接受檢驗,

為何沒能帶劇突圍?

首先要釐清,究竟何為“演員扛劇”?其衡量標準包括哪些?

雖然在當下劇集市場上,“大IP 大明星”的造劇模式帶去的劇集紅利大不如前,但明星演員的個人價值仍被視為選角時的重要參考。在演員價值中隱含的“扛劇”能力自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區分演員“等級”的有效標籤。

關於“扛劇”,目前行業內並未給出一個固定標準或明確定義,但根據坊間常用的參考指標可發現,在討論一個演員的扛劇能力高低時多圍繞:藝人自身的“國民度”“美譽度”“貢獻度”“歷史業績”以及其作品的“收視率/播放量”“口碑”“熱度/話題度”等多個維度進行判斷。

同時也會考慮到大盤整體狀態、被接盤劇集的播出情況以及播出檔期等重要因素的影響,整體看來,演員的扛劇能力不是一部品質劇目能夠被呈現到大眾面前的唯一支撐。

所謂扛劇,是在班底、劇本、人設等條件一定的情況下,由該演員擔綱主角會對整部劇起到不可替代的提振和加成作用,而非“以一己之力為爛劇逆天改命”。

據骨朵數據顯示,截至5月27日《溫暖的味道》已上映10天,其中有7天均佔據電視劇單日播放量的榜首之位,累計播放量已達到3億。

在收視情況上,根據廣電數據發佈的“5月15日-5月21日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情況”,《溫暖的味道》前9集的平均收視為0.479%,開播即超過接盤的《八零九零》收官數據0.37%,但收視情況仍與位於榜首的《中流擊水》、榜二的《生活家》相差較大。目前來看,這個成績距離靳東以往“業績”帶來的高期待值仍有一定偏差。

在酷雲數據上的表現為平均收視0.633%,同樣高於《八零九零》,《溫暖的味道》的開播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湖南衛視的收視盤,但提升有限表現平平。

作為豆瓣評分為8的《馬向陽下鄉記》的續作,還未開分的《溫暖的味道》在口碑存續方面似乎也不樂觀,與《馬向陽下鄉記》中所呈現的“接地氣”“真實鮮活”“精彩的眾生相”相比,《溫暖的味道》槽點多集中於——“劇情懸浮”“靳東的鄉村霸總氣質”“群像不夠鮮明”。

橫向同《山海情》等農村扶貧劇進行對比,《溫暖的味道》在播放情況、聲量和口碑等多維度上都反響一般,沒有達到此前觀眾對該劇演員及班底的高預期。

以寫實著稱的《山海情》在廣大網友的口口相傳中將口碑效應發揮到了極致,劇情緊湊紮實、群像鮮活靈動以及對於情感刻畫的細膩程度,均使得豆瓣9.4的高分實至名歸。主演黃軒成功憑藉《山海情》的淳樸土氣為自己“去油”,但靳東卻未能借助《溫暖的味道》來擺脫“精英”。

相較於靳東的過往作品,如狂攬收視熱潮的《我的前半生》以及《精英律師》等熱播劇,《溫暖的味道》彷彿劇如其名,不溫不火。

除了劇情設定存在不足等外在原因,靳東在新劇中的表現也帶給觀眾“套路化”“同質化”的觀感。正如下鄉前的副主編人設,在靳東的演繹下精英感撲面而來,與“賀涵”“羅檳”等精英們並無本質區別。

而且在塑造“為群眾辦實事”的第一書記孫光明這一人物時,他無法放下下鄉前的精英身份。

比如在“毒菜事件”火燒眉毛時,仍在路邊攤炫耀廚技,即便是在處理村裡積怨已久的權勢鬥爭時,也要通過下廚來尋求解決,同時在火場救人後更是抱怨主播沒記錄下自己的英勇瞬間,在難以拋舍的“人物高光”下,孫光明這個角色暗淡不少。

《溫暖的味道》播出至今仍水花不大。

但在如此寥寥的輿論聲量中,對靳東演技的指摘竟然比比皆是,指向的是現在觀眾對於“靳東牌流水線”下批量生產的“精英們”已經無法提起興趣。

對於靳東“扛劇危機”的拷問已經有了答案,靳東本人並不是在帶劇突圍上百試百靈,他也有需要面對的個人危機。

02

有撲有爆,“業績”幾何?

靳東作為“叔圈”的人氣頂流,出道近三十年,參演作品眾多。由於《偽裝者》中“明樓”一角,使得“靳東”這個名字深入人心。從2015年-2021年至今靳東主演的部分電視劇中來看,靳東的“輝煌期”其實很長。

注:該表格根據“靳東是否擔綱主演”這一首要條件對其參演劇集進行初步篩選,得出以上9部作品,其中收視數據大多來自豆瓣收視率研究中心小組,作品口碑方面通過豆瓣評分數值進行簡單衡量,對於作品聲量及口碑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雖然不同平臺對於收視率的計算標準參差有別,但不難看出,在該方面表現較為亮眼的當屬爆款劇《偽裝者》和《我的前半生》,而正在播出的新劇《溫暖的味道》則給出了“撲街”預警。

但前兩部劇的出圈與其他主演如胡歌、馬伊琍等人的國民度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絕非是靳東一人之功。至於《戀愛先生》《精英律師》等劇的表現則更能體現出靳東在擔綱一番男主時所扮演的扛劇角色,破1的收視率和話題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出了回應。

另一方面從豆瓣評分可以看出,靳東自《偽裝者》之後的作品口碑整體呈現出下滑趨勢。

刨除尚未開分的新劇《溫暖的味道》,剩下8部中低於6分的作品高達5部,其中《如果歲月可回頭》僅僅得到3.4分,如此“高產低質”很難讓人不懷疑靳東的選戲眼光以及扛劇能力。

以犧牲美譽度和大眾口碑的做法來瘋狂“刷臉”,長此以往並非明智之舉。

但對於演員來說,參演作品“撲”“爆”皆是常態,沒有誰可以一直締造扛劇神話,即使是十拿九穩的老藝術家也未必能夠做到部部作品有口皆碑。只有在作品中將個人融入角色,二者相輔相成、相互成就,才能逐漸形成作為演員的號召力與好評度,好演員始終會用過硬的演技撐起角色,反哺作品。

靳東在演技方面幾乎無可指摘,作為“話劇-電視劇”雙棲的影視藝人,曾於2012年榮獲話劇界含金量十足的金獅獎,因此其在話劇領域的實績可見一斑。

在電視劇領域,靳東憑藉《偽裝者》獲得華鼎獎的最佳男演員獎項,但至今仍與飛天獎、白玉蘭獎、金鷹獎三大主流獎項無緣,僅得到兩次白玉蘭最佳男主和最佳男配的獎項提名,相較於他本人在話劇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就顯得遜色不少。

03

“精英感”,迷人又危險

在考察演員的扛劇能力時,除了歷史業績等相關指標外,演員自身形象、口碑也是一大參考維度。

縱觀靳東參演的作品題材,大多為都市現代劇,“多金帥氣、有智慧、懂生活”的人物形象已經深入人心。正如在他塑造的角色中國民度相對較高的“商界大鱷譚宗明”“高端牙醫程皓”“律所合夥人羅檳”,也是一個賽一個的精英。彷彿“精英感”這三個字已然成為刻在靳東選角DNA上的基因密碼,靳東能演、觀眾愛看,無“競品”有話題,屢試不爽。

也因此,靳東收穫了“師奶殺手”“婦女之友”的稱號,同期能獲此殊榮的男演員幾乎找不到第二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他的受歡迎程度和不可替代性。此外,生活中的靳東憑藉著“寫繁體字”“人生導師”“儒雅高知”等形象,使得戲裡戲外渾然一體,更加夯實了靳東的“精英教父”人設。

但這樣做的弊端是,戲路被收窄。本來可以憑藉不可替代性一演到底也是一種戲路,可是當精英人設不再受追捧甚至因為懸浮遭受嘲諷,“戲人合一”的靳東又該怎麼突圍?摔下精英神壇又難以落地,找不到合適的降落點,外界輿論瞬間反撲。

靳東此次在新劇《溫暖的味道》中飾演鄉村第一書記,但他身上由內而外散發出的精英氣質卻阻礙了“孫光明”這個角色的“落地”,網友評價其為“鄉村霸總既視感”,也致使作品口碑一路下跌,用戶口味持續升級下的“精英們”已不再吃香。

靳東的角色其實並不都是這致命的“精英感”。懸疑冒險題材的網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主旋律題材《在一起》《理想照耀中國》《溫暖的味道》,以及尚未播出的聚焦國企改革的現實題材劇《突圍》(原名為《人民的財產》),但就目前來看似乎收效甚微,一是提起精英二字靳東仍為首選,二是精英式演技已讓觀眾疲勞。

然而“靳東時代”眼看宣告終結,與近兩年一部部口碑滑坡的作品起到的催化作用不無關係,但其根本原因可能還是在於,曾經無人可與之匹敵的“師奶殺手”,終於也走下神壇。越努力不一定越幸運,在更現實冷靜的市場環境下,不上進就容易被拋棄。

目前影視劇市場的類型變化呈現出加速趨勢,以往可以吃2-3年紅利的題材,如今可能半年之後就會迭代變遷,靳東主演的精英範兒影視劇恰好又大多是這兩年“大幅度跌停”的職場劇,以及沾染“懸浮”的現實題材,而且今年大舉進攻的主旋律題材的勝利其實也進一步說明了懸浮劇註定潰敗的命數。

雖然靳東本人仍然坐擁大批量粉絲,但當同期的張譯、張嘉益、於和偉等“叔圈”男演員們不斷貢獻出不同類型甚至反差很大的劇影角色時,還沉浸在精英這個舒適圈中無法自拔的靳東的確是需要突圍。

本文由123KUBO整理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景甜素顏當街吃路邊攤,三碗食物擺面前,穿衣服接地氣
下一篇
久違了!任嘉倫主演古裝劇《綰青絲》高調來襲,女主選角很滿意

評論

共 0 條評論